翰墨斋中——
贾珩道:「世面流行的三国故事,皆是散乱难束,在下书稿,故事情节绝不同于外间,后文之精彩纷呈,尤在开篇之上。」
刘通沉吟了下,笑道:「关于后文,谁也不知……」
贾珩笑道:「要不待我将书稿尽数写出,再予刘老先生一观?只是那时,能不能在老先生这里售卖,尚在两可之间了。」
刘通不由失笑,道:「今日已是让老朽叹为观止,老朽自是相信贾公子的才情。」
「贾公子欲贾价几何?」刘通道。
贾珩道:「刘老先生能给多少?」
刘通沉吟了下,笑了笑,伸出了四个手指头。
贾珩道:「四百两?」
刘通不由再次失笑,凝声道:「四十两。」
贾珩皱眉道:「刘老先生,刚才那一回目,如此之多的字,费了好一番功夫,在下就是与人写条幅丶斗方,也能得个一二两吧。」
这时代,一两大致兑换铜钱一千文到一千五百文不等,不同时期,根据银两成色以及铜钱的大小,也有波动,不像后世币值稳定。
至于物价,一两银子可卖三百多斤大米,上好猪肉百斤。
在贾珩心中,一两银子的购买力,大概相当于人民币一千多,四十两也就是四五万元,这个价钱买断一本一百二十回丶近六十万字的书稿,怎麽说呢,明显有些低了。
当然,刘通作为生意人,肯定还留了一定的还价空间。
至于按册分成,其实不具有可操作性,因为贾珩不可能知道翰墨斋究竟能卖多少册,他也无法派人监测。
这时代毕竟是书商在主导图书印刷丶销售的产业链,除却极少量名家付梓出版,还能谈谈分成外,大量的作者几乎都是买断。
要不说,文字穷三代,着书毁一生呢?